首頁 / 產業發展
給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多些時間
2015-07-29
“互聯網+”時代讓農村消費市場火了。不僅一些農業企業通過電商找到了新的營銷渠道,電子商務也在改變著農民的生產生活。農村被電商界稱為發展的“藍海”,但就目前而言,這片“藍海”障礙不少、暗礁也有,想要在這片“海”遨游還需要破解不少難題。在農村發展電商,還得以包容的心態多給些時間。
電商人才需要時間培養。隨著農村電商快速發展,人才緊缺問題顯現,一些地區農村電商發展面臨著“有勁兒使不出”的尷尬。要想借助互聯網的“東風”,必須盡快補強人才短板,在“人才引進”的基礎上,培養以中青年為主的電商人才。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引導大批返鄉青年從事電商創業。只要培訓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強、力度大,人才的產生數量應該會成倍增長。
農村物流網絡建設需要分步走。從目前電商物流基礎來看,“最后一公里”障礙還難以逾越。相比于城市,農村發展電商起步晚、基礎薄弱、意識不強等問題難以回避,也是阻礙農村電商快速發展的基礎問題。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如何建立較為完善的物流網絡、更為科學地在中心鎮或是人口密集的區域布局物流中轉點等,需要當地政府、電商企業根據當地的習俗進行綜合考慮。在此基礎上,還得根據運營情況進行調整。這些也需要一個過程。
農民的生活觀念和生產經營方式,與電商融合是一個過程。不可否認,電商下鄉不僅會給農村的生產生活帶來新變化,還會影響農民的生活理念。如果電商僅僅是走進鄉村,但與農民的生產生活發生不了關系,它的作用還是難以有效發揮。因此,電商和農民生活、生產經營聯系,需要一個過程,農民了解、熟悉、運用電商的過程有著許多不確定因素。在電商與農民生產生活融合的過程中,需要一些典型的帶動,畢竟身邊的例子才有說服力。
電商發展可能會在與農民生產生活融合中產生新的模式,但電商下鄉帶來農村生產經營的開放和農民生產經營思路的變化,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電商改變鄉村,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