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物流金融
關于總理答中外記者問,其實很多都與物流有關
2016-03-18
3月16日上午,記者以一名物流行業媒體人身份參加了李克強總理會見中外記者的發布會。會上,李克強總理針對“金融監督”“農業扶持”“企業減負”“簡政放權”等相關問題給出了明晰的回答。
會后,很多行業媒體都在遺憾:沒有機會向總理發問。現代物流報(微信:cn156news)記者同樣遺憾,但與此同時,仔細想來:其實總理在記者會上所講所言很多又與物流息息相關。
在此,記者將部分總理“語錄”摘選下來。有心的您,相信一定可以從中讀出它們背后的物流玄機。
(一)答路透社記者提問時,總理說:
“金融首要任務還是要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實體經濟不發展,是金融最大的風險。”“所以金融機構還是要著力去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絕不能脫實向虛。”
一句話點評:
一切要以實體經濟發展為重,服務實體經濟的物流業大有可為。而物流金融方面的從業者們以及中小微物流企業的管理者們,你們聽到總理的話了嗎?
(二)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總理說:
“你讓我同意說中國經濟完不成已經確定的主要經濟目標,那是不可能的。”“我們把培育新動能和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結合起來,形成中國經濟的”雙引擎“,就會闖過困難的關口,躍上希望的高原。”
一句話點評:
總理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充滿信心,并且這種信心不是憑空的。如此面對經濟下行“亞歷山大”的物流從業者們,聽到總理這么說是不是心里有底了?
(三)答中國新聞社和中國新聞網記者提問時,總理說:
“如實告訴你,確實有個別地方發生了養老金發放困難的問題,但這是一地之難、一時之急。”“從全面長期來看,中國政府對中國公民保證養老金發放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去年養老保險收支結余3400多億元,累計結余34000多億元,我們還有全國的社會保障基金儲備16000億元沒有動,同時還能夠劃撥國有資產來充實養老基金。 ”
一句話點評:
中國逐漸步入老齡社會,養老問題人人關注,物流人也不例外。想一想養老制度如果完善了,如今的自己是不是可以更放心些,所以總理的“喊話”你一定聽懂了。
(四)答彭博新聞社記者問時,總理說:
“我可以肯定地說,中國會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改革和發展是不矛盾的,我們恰恰可以通過結構性改革來釋放市場活力,支撐經濟的發展。”“當然,地方政府相應配套要跟上,我們需要做到的是雙贏,在去產能、促發展、穩就業之間達到一個平衡,最終在去產能的過程中,實現重化工領域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句話點評:
在答記者問時,總理點名了鋼鐵和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問題。而鋼鐵物流和煤炭物流的相關企業,你們準備好繼續走好轉型升級之路了嗎?
(五)答人民日報、人民網和人民日報客戶端記者問時,總理說:
“簡政放權必須一以貫之,哪里遇到問題、碰到阻力就要設法去解決,這是削減部門利益的事情。”“尤其是要推進標準的統一。我們這兩年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從證照合一到一證一碼,就是一個統一標準的過程。結果激發了很大的群眾創業熱情,就是到現在,每天還有近3萬個市場主體誕生。這個領域能做到,為什么其他領域就做不到?所以要給他們下達硬任務、排時間表。不僅如此,還有不少證照是沒有必要的,今年也要砍掉一半。”
一句話點評:
說到簡政放權,可把問題說到太多物流企業的心里去了。還有標準統一,證照取消等等,都是物流企業的福音。
(六)答財經雜志記者問時,總理說:
“”新經濟“的覆蓋面和內涵是很廣泛的,它涉及一、二、三產業,不僅僅是指三產中的”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和業態,也包括工業制造當中的智能制造、大規模的定制化生產等,還涉及到一產當中像有利于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股份合作制,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等等。”“發展”新經濟“,小微企業可以大有作為,大企業可以有更大作為。”
一句話點評:
總理明確點出了物聯網,這是怎樣的信號?新經濟將惠及一、二、三產發展,又意味著什么?小微企業有機會加上大型企業有作為,我們的物流企業還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