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物流金融
六項舉措維護金融穩定
2016-03-28
3月27日,《中國金融風險與穩定報告2016》在北京發布。該報告由第一財經研究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和東航金融聯合發布。
報告認為,2015年-2016年,股票市場大幅震蕩和人民幣匯率改革引發的貶值預期,使得中國經濟與全球金融市場形成了雙向風險傳染和互溢的格局:全球金融風險和中國金融風險通過貿易、金融和信心等渠道相互溢出,形成多重反饋機制。加之經濟下行導致的資產負債表調整、債務風險傳遞、貨幣金融條件以及風險偏好等持續內外強化,這些因素的共振和相互傳染給中國的金融穩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報告同時提出了六項舉措維護中國金融穩定:
第一,有序去杠桿是中國實現金融穩定的重要環節。
第二,推進資本市場改革,是實現有效市場和金融穩定的唯一路徑。中國應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和交易規則,有序推進注冊制改革,同時建立資本市場系統性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探索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疑似關聯賬戶進行監控,有效防范和打擊跨市場操縱行為。
第三,堅持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改革方向,對內平衡優先。短期內應維持外匯市場的基本穩定,防止市場超調;中期構建更加可信的匯率制度,讓人民幣匯率實行真正的有管理浮動。
第四,以金融開放謀求在全球金融穩定中的更大國際領導力。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后,通過推動SDR在全球金融體系中更大范圍使用,提高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和全球金融穩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改善與市場的溝通,積極引導預期。由于中國經濟的地位、復雜度及其與全球經濟金融的高度連通性,中國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對外溝通十分重要,預期引導應上升為重要政策工具。
第六,適應危機后全球大勢,金融監管框架“大修”,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來自: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