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物流運行總體平穩,受春節長假等因素影響,物流需求規模增速較前期有所回落;物流需求結構繼續改善;物流費用規模擴張速度明顯放緩。與此同時,物流服務價格總體平穩但仍處低位運行;物流企業經營較為困難,但轉型升級態勢明顯。
一、物流需求增速平穩
1-2月,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30.9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增速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比2015年1-12月回落0.5個百分點。總體來看,社會物流總額增速雖比前期有所回落,但結構繼續改善。
從結構來看,在工業品物流需求中,高能耗和傳統工業物流需求回落,高新技術產業物流需求增速則有所加快;國際物流需求量較前期小幅回暖,消費類物流需求則保持平穩增長。
----工業品物流需求增速回落。1-2月,工業品物流總額,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5.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4個百分點。
從結構看,一方面,產業整體仍處于調整期,部分高耗能行業和傳統行業增速有所回落,數據顯示,1-2月份,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生產增速比2015年12月份分別回落1.4、1.1、0.9和0.5個百分點;粗鋼、水泥、電解鋁、煤炭等產品產量下降幅度均有所擴大;另一方面,工業物流需求中的高技術產業、符合消費升級方向的新興產品需求仍保持較快增長。其中,1-2月份,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和信息化學品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27.5%、12.1%和21.1%;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智能手機和工業機器人同比分別增長60.4%、18.6%和17.7%。
---國際物流需求量小幅回暖。1-2月,進口物流總額小幅回暖,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4.2%。從2月當月情況看,受到近期進口物流總額增長7.9%,比1月份大幅提高6.9個百分點。從結構看,一方面,鐵礦砂、銅礦砂、原油、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1-2月,我國進口鐵礦砂累計增長6.4%,銅礦砂增長57.6%,原油增長9.3%,鐵、銅礦砂增速比2015年提高4.2,45和0.5個百分點;另一方面,1-2月煤、鋼材等進口量有所減少,其中煤下降10.2%,鋼材下降8.4%,但降幅比前期有所收窄。
----消費物流需求保持較快增長。數據顯示,1-2月與民生相關的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增長40.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2%,增速雖比上年同期回落0.5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兩位數增長。
從構成看,消費升級類、文化消費類商品銷售情況較好,1-2月份體育與娛樂用品類同比增長16.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9個百分點;通訊器材類增速雖有所回落,但仍保持20%以上的較快增長。從不同業態看,新興業態保持快速增長,1-2月份,全國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5.4%,增速雖比上年同期有所放緩,但仍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5.2個百分點。
二、物流費用規模增速繼續回落
1-2月社會物流總費用1.5萬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4個百分點,增速有所減緩。
從結構看,運輸費用0.7萬億元,同比增長0.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6個百分點;保管費用0.5萬億元,同比增長1.7%,回落3.8個百分點;管理費用0.2萬億元,同比增長4.1%,回落2.1個百分點。
三、物流市場規模增速小幅回落
1-2月物流市場規模增速繼續回落,物流業總收入1.1萬億元,同比增長3.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4個百分點。
四、物流服務價格總體低位震蕩
2016年1-2月物流服務價格總體較為平穩,但受到油價低位運行及需求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價格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從物流業景氣指數中的物流服務價格指數看,1-2月平均為49.7%,仍位于50%以下。
從公路貨運市場看,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林安物流集團聯合調查的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2016年2月為96.3點,比上月回落2.3%,比去年同期回落12.3%,回落幅度比1月有所擴大。從2月各周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看,呈現“小幅震蕩,先抑后揚”的走勢:其中,前兩周環比則均有所回落,第三周小幅回升;但各周波動幅度較小,總體較為平穩。
從海運市場看,進入2月受到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沿海散貨供大于求的局面較前期有所緩解,但需求整體仍處于較低水平,運價仍處在低位運行。2月中國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平均為812.6點,環比下降4.2%;同比下跌5.1%。從不同貨類看,煤炭、糧食、金屬礦石貨種運價指數下跌,成品油、原油貨種運價指數持平。
五、物流企業經營較為困難,轉型趨勢明顯
從企業經營情況看,物流業景氣指數中的主營業務利潤指數1月回落3.7個百分點,至46.1%;2月回落1.9個百分點,至44.2%。主營業務成本指數回落0.8個百分點,至54.7%。總體來看,隨著前期降準降息等相關政策的出臺,物流企業資金緊張矛盾有所緩解,加之油價總體處于低位運行,物流成本較前期有所回落,但受到服務價格低位運行及物流需求規模增速總體放緩等因素影響,企業盈利水平較低,主營業務利潤指數仍在50%以下,企業經營依然較為困難。
在此背景下,物流企業積極應對,采用新模式,拓展新領域,物流產業轉型升級的態勢日趨明顯。從重點調查企業反映情況看,一方面物流企業主動與向上下游企業加強合作,延伸產業鏈,由分割、單一化的物流業務向提供供應鏈和商業服務轉變;其二,在物流需求增速總體放緩的背景下,物流企業適應相關產業調整升級的形勢,從大宗生產資料向生活資料、快消品轉移,從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轉移,例如德利德通過擴展高端醫藥設備等新領域,收入增長近20%;第三,適應國家“一帶一路”等相關戰略,加快全球網絡的建設步伐,例如中國郵政、中鐵快運、菜鳥物流等企業在國際跨境電商物流服務、通關服務等方面快速發展;順應國家農業現代化的理念,京東、蘇寧等企業在農村、冷鏈物流領域加大物流投入,一方面改善農村末端配送設施條件,另一方面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1-2月份春節期間相關物流業務實現了較快增長。
從后期走勢看,數據顯示,2月物流業景氣指數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回升4.8個百分點,回升至49.7%,預示物流活動較前期趨于活躍。隨著3、4月生產建設逐步加快、供給側改革利好釋放、市場主體自我調整加快同經濟環境變化磨合期的縮短,經濟和物流運行將逐漸恢復平穩,物流運行質量不斷提高,內生增長基礎將不斷增強。
來自: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