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政府辦公廳5月20日印發通知,公布了《青島市交通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海陸空鐵“四港聯動”“東接日韓、西聯上合歐洲、南通東盟南亞、北達蒙俄”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更加通暢,基本形成“內暢外聯、東西互濟、陸海統籌、智慧高效”的現代交通物流運行體系。
圍繞提升樞紐能級、拓展輻射通道、建設支撐平臺、壯大產業集群、深化國際合作等5項主要任務,行動計劃確定了20項具體工作。
提升樞紐能級方面,將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港、空港、鐵路樞紐,強化樞紐間協同聯接,構建便捷高效、綜合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的國際性樞紐設施網絡。2022年,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6.5億噸、2400萬標準箱。提升膠東國際機場功能定位和交通保障水平,提升航空貨運能力。推進中鐵(膠州)物流園、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和董家口、即墨、黃島鐵路物流園等樞紐擴能升級。2022年,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作業量達到100萬標準箱;董家口港區鐵路貨運量達到1700萬噸。
拓展輻射通道方面,打造海上、冰上、空中和陸上等4條“絲綢之路”,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聯通歐亞、輻射全球的國際物流大通道。鼓勵航運企業重點面向日韓、上合組織國家增開干線航線,擴大中國北方港口航線最密集的優勢。助推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與周邊港口合作,共同開發“海上巴士”新產品,增加內支線運行密度,形成輻射全國沿海、沿江的支線網絡。加大航權、時刻資源配置,加快航線開發。增開全貨機航線及國際貨運中轉航班。布局至深圳、鄂州等航空貨運集散中心航線。加密或開通至亞洲、歐洲航線,布局至上合組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航線,建立“空中絲綢之路”航線網絡。推動中亞、中俄、中白俄、中蒙、東盟、中韓等6大國際鐵路通道建設,培育通達歐洲中部的國際鐵路新線路,打造“陸上絲綢之路”。推動周邊貨源集聚,把上合示范區打造成輻射膠東半島的國際班列集結中心。
建設支撐平臺方面,借力5G技術等新基建,以“大平臺、全鏈條、新產業”為指引,大力發展平臺經濟,加速匯聚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實現信息共享和價值提升。海鐵聯運量年均增長10%,2022年達到180萬標準箱。大力發展網絡貨運和平臺經濟,加速形成產業集聚。支持網絡貨運平臺企業發展貨運物流交易業務。加大第四方物流企業和平臺型企業的引進力度,構建“互聯網+大數據”的平臺企業生態體系。
壯大產業集群方面,加強政策創新、試點示范,培育和引進并重,推動航運、物流、貿易、金融“四驅”聯動、融合發展,打造中國北方物流產業大集群。
深化國際合作方面,加快海外布局、節點合作和服務提升,促進通道聯通、政策溝通、企業相通,通過以物流帶人流、以人流促物流的雙向互促,實現全方位的互聯互通。
來源: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