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數據統計
11月份PMI顯示:經濟企穩進一步鞏固向好發展態勢更明顯
2016-12-01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16年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7%,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該指數最近兩月上升明顯,指數水平達到2014年8月份以來的最高值,高于去年同期2.1個百分點。主要分項指數新訂單、生產、采購量指數普遍回升,高于去年同期2個百分點以上。綜合來看,當前經濟運行態勢良好,企穩基礎進一步鞏固,向好發展態勢更為明顯。
需求繼續回升。新訂單指數最近兩月上升明顯,10月升幅達到1.9個百分點,11月又上升0.4個百分點,達到53%以上,高于去年同期3.4個百分點。從企業調查來看,反映訂單不足的企業比重,連續5個月下降,最近三月降幅明顯擴大,降幅均在3個百分點以上。大型企業新訂單指數上升最為明顯,連續6個月上升,11月份達到55%以上,創最近三年來的最高水平。中型企業新訂單指數最近兩月上升也較為明顯,11月份達到51%以上。外部需求也有明顯改善。由于圣誕節臨近國際市場需求短期集中釋放,加之人民幣貶值刺激出口,11月新出口訂單指數明顯上升,升幅超過1個百分點,達到50%以上。
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由于需求改善,價格回升,企業預期向好,生產擴張意愿增強。11月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雖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55%以上較高水平。生產指數接近54%,較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達到2014年1月份以來最高值。企業生產計劃安排較為積極,采購活躍,原材料備貨增加。企業采購量指數、進口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均有上升,達到2014年8月份以來的最高值。
行業基本面較好。11月份,在調查的21個行業大類中,有16個行業PMI指數回升到50%以上,反映出多數行業初步扭轉萎縮低迷態勢,出現恢復性回升,特別是農副食品加工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汽車制造業上升最為明顯,對制造業整體指數上升帶動均超過0.2個百分點。元旦、春節臨近,雙十一節日消費利好,帶動消費品行業明顯上升,較10月份上升1.5個百分點,達到53%以上。裝備制造業PMI指數在52%以上小幅回升。高技術產業PMI指數連續兩個月保持在53%以上。高耗能、產能過剩的行業略有上升,PMI指數略高于50%。
就業形勢較好。從業人員指數連續5個月上升,11月份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達到49.2%,高于去年同期1.6個百分點,該指數近年來首次回升到49%以上,說明當前就業形勢較好,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市場需求轉好,企業經營狀況改善。
結合PMI指數走勢及調查中企業反饋的意見來看,市場需求回暖,價格回升,企業開工率提高,這種整體向好發展態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總的來看,2016年四季度經濟企穩進一步鞏固,向好發展態勢更為明顯,主要經濟指標表現良好,預計全年能夠實現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在當前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基本態勢之下,要關注一些苗頭性問題:
(一)企業成本壓力明顯增加。壓力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加快。制造業購進價格指數今年下半年以來持續上升,最近兩月升勢加劇,升幅均超過5個百分點,11月份達到68.3%。從調查來看,企業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反映強烈,反映該問題企業比重連續5個月上升,11月份達到36.4%,較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以上,為最近幾年來的最高值。一些企業反映,煤炭、焦炭以及塑料原料PP、PVC、PE、紙板等產品價格上漲快,成本壓力加大。二是運輸成本增加。反映該問題的企業比重,連續4個月上升,11月份達到33.6%,為近年來最高值。成本上升加快侵蝕企業利潤,企業對此擔憂情緒上升,受此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有所回落。
(二)部分能源原材料供應緊張。從調查來看,反映該問題的企業比重最近三月加快上升,11月份達到8.7%,較上月上升2.5個百分點。企業反映主要是煤炭、部分化工原料、紙漿和紙板局部地區供應緊張,影響企業正常生產。
(三)供應商配送延遲。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以往多在50%以上,11月份降至50%以下,反映出供應商配送延遲。企業反映供應商配送延遲主要原因:一是公路“治超”,對短期物流配送能力帶來一定影響;二是環保力度加大,紙漿和紙板供應階段性緊張,影響了配送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