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剛剛結束的杭州市《內河港口作業(物流)服務規范》審定會上獲悉,國內首個內河港口作業(物流)服務規范順利通過評審。 今后,在杭州地區內從事內河港口貨物裝卸、倉儲作業的港口服務企業有了統一的服
從剛剛結束的杭州市《內河港口作業(物流)服務規范》審定會上獲悉,國內首個內河港口作業(物流)服務規范順利通過評審。
今后,在杭州地區內從事內河港口貨物裝卸、倉儲作業的港口服務企業有了統一的服務標準,此舉將大大提升港口企業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管理服務良莠不齊 制約杭州港物流經濟發展
杭州港由錢江、運河、蕭山、余杭、富陽、桐廬、建德、淳安、臨安9個港區組成,港口岸線總長64.9千米。
近年來,隨著港口結構的調整、功能的細分和整合,部分港口企業在完成單一裝卸任務的同時,經營外延逐步向倉儲、加工、包裝、配送發展,物流功能在內河港口得到進一步延伸和拓展,內河港口的建設和運行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2009年全市港口吞吐量達7604萬噸,有水路運輸企業84個,另有水運服務企業10個,已逐步形成集裝卸、倉儲、交易、運輸、加工、包裝、管理綜合性港口物流集散中心。
但是從目前的內河港口物流作業情況來看,各個港口企業的服務并不完善,管理水平也良莠不齊,綜合服務比較粗放,傳統管理模式與目前快節奏、高效益的發展速度矛盾日顯,大大制約了杭州港口物流經濟的發展。
服務標準化 引導港口與區域經濟、環境協調發展09年,杭州市政府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標準化建設,內河港口服務業規范的制定工作正式提上日程。
經過市交通港航部門、拱墅區質量技術監督學會對港口企業的大量走訪、調研匯總、多次討論和反復修改,歷時5個月完成《內河港口作業(物流)服務規范》編制工作。
《規范》共有11章,分別從名詞術語、服務宗旨、設施與設備、內河港口作業(物流)服務規范、人員資質和崗位要求、運行管理、安全要求、誠信交易服務規范等幾方面對內河港口服務標準進行明確,進一步規范我市內河港口作業服務行為,引導港口與區域經濟、產業布局、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
以人為本 《規范》制定更具可操作性
據悉,《規范》中對服務標準進行了細化,使得港口企業在參照執行時更具可操作性,更有指導意義。
例如,內河港口服務人員資質和崗位要求一章,由于各個崗位要求不盡相同,因此對從業人員細分為10個工種,并分別從培訓內容、資質、持證上崗等方面予以規范,避免了實際操作中"一刀切"的現象。
同時,《規范》還專門設立"誠信交易服務規范"一章,對服務糾紛、服務質量標準、誠信服務操作規范進行明確,引導內河港口企業誠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