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優化客運組織體系。加強運輸線路、班次、艙位等資源共享,推進接駁運輸、滾動發班等先進客運組織方式。落實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政策,優化城市公共交通線路和站點設置,科學組織調度,逐步提高站點覆蓋率、車輛準點率和乘客換乘效率,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積極倡導公眾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車和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
二是加快發展綠色貨運和現代物流。鼓勵企業發展網絡化運輸,提高貨運實載率。加強城市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建立零擔貨物調配、大宗貨物集散等中心,提高城市物流配送效率。依托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完善郵政和快遞服務網絡。加大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等新型運輸組織方式推廣力度,促進形成不同貨類省內、省外、國際區域合作的多種甩掛運輸模式。
三是優化車船運力結構。鼓勵發展高檔、環保、高效低耗新能源客運車輛,嚴禁對實載率低于70%的線路新增運力,支持引導城市公交發展電動客車、混合動力客車等新能源客車。嚴格執行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杜絕超標準車輛進入運輸市場。調整貨運車輛結構,推廣使用重型車、箱式貨車、專用車。積極推廣內河船舶免停靠報港信息服務系統,推進沿海港口靠岸船舶使用岸電技術,鼓勵發展大型化、專業化、標準化船型,新增運力中節能型船舶要達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