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政策支持。研究制定《穩外貿穩外資24條政策措施》《關于支持外貿企業保訂單拓市場的若干措施》等,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擴大重點外貿企業獎勵覆蓋面,獎勵門檻由增量1000萬美元調整到800萬美元,惠及全市77家企業;加大出口信保支持力度,單戶企業支持上限由60萬元提高到300萬元。
二是培育新增長點。培育擴大外貿主體,推動無實績外貿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全市新增外貿獲權企業1164家,新增外貿實績企業941家;打造防疫物資出口產業鏈,為73家生產企業、95家貿易企業辦理防疫物資進出口權,7家企業進入商務部防疫物資出口“白名單”,防疫物資出口近30億元;組織企業線上開拓國際市場,全市半數以上外貿企業入駐谷歌、阿里巴巴等外貿平臺,組織253家企業利用數字營銷手段對接“一帶一路”市場,1—7月,全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78.8億元,增長19.9%。
三是打造服務平臺。建設集貿易便利化、跨境線上直播、企業孵化、市場開拓、綜合服務五大功能于一體的國際貿易中心,吸引拓德物聯、丹麥EKF公司、意大利CRIF(科孚)公司、南非CKK公司等國際化外貿服務機構落戶,20多家外貿企業注冊落地。打造濟南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推動云麓科技跨境電商小鎮、濟南綜保區跨境電商產業園等跨境電商園區建設。
四是強化優質服務。成立14支“穩外貿”企業服務隊,與全市119家重點外貿企業開展“點對點”聯系服務,累計為企業解決融資、物流、用工、訂單等方面問題132個。提高退稅效率,出口退稅平均時間壓縮到4個工作日以內,對重點企業、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困難企業及防護用品生產企業實行預約辦理,當天申報、當天核準。1—7月,全市外貿進出口808.8億元,同比增長32.4%,增幅居全省第1位。
來源:山東商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