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輕點鼠標,平臺大屏幕上顯示,碼頭上巨型吊車正有條不紊地往來于作業區,一個個集裝箱踩著精準的節奏正在進行裝卸作業。點開任一箱體或船只,“身份證”立即彈出,世界各地港口信息也隨意切換。畫面展示的,是山東港口陸海國際物流集團打造的“陸海通”公共服務平臺。
這個涵蓋了網絡貨運、供應鏈、危化品、多式聯運、客戶服務“五大服務平臺”的“陸海通”平臺,很有可能成為未來山東港口物流集團的“代名詞”。依托該平臺,肩負融合山東港口物流資源、構建全程物流體系、創新發展現代物流重任的山東港口物流集團,正在全速助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港城聯動
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
5月20日,山東港口陸海國際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揭牌暨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濟南)分撥中心建設啟動儀式在濟南舉行,這是山東港口物流暢通國際物流通道建設上的又一力作。濟南分撥中心將著力打造生活消費品集聚分撥、冷凍冷鮮貿易銷售海公鐵綜合樞紐、中歐班列集結發運中心、國際航運集聚中心以及物流園區發展新典范。以此為契機,山東港口物流集團借助濟南東聯西進、貫通南北的區位優勢,正式邁開了構建輻射山東、華北和廣大沿黃流域大物流網絡的步伐。
物流板塊為何相中濟南?山東港口物流集團籌備組成員、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海強告訴記者,濟南地處多個國家重大戰略的鏈接區域,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滬經濟軸上的十字交匯點,擁有廣深腹地,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全國第一批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戰略意義突出。立足濟南,山東港口占據了拓展中西部腹地的戰略前沿和參與環渤海地區合作的重要支撐。
山東港口物流將全面融入《濟南市加快推進國際內陸港建設行動計劃》,在董家內陸港規劃建設示范園區,配套建設食品級專用冷庫、日用品分撥庫、跨境電商中轉庫、查驗倉庫等基礎設施,提升分撥輻射功能,推動冷凍產品代理查驗、銷售配送、大宗分撥、電商產品、城市配載等功能在分撥中心聚集,搭建面向北方廣闊區域、具有較強輻射力的公共型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推動北方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提升,滿足社會供給需求,釋放消費潛力。
下一步,山東港口物流集團將積極抓住山東自貿區、交通強國建設試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持續賦能機遇,深入政策研究,聯合政府、鐵路、口岸、船公司等單位,融合“港口+物流+金融+貿易+航運”等要素,全面暢通流通渠道,積極推進山東港口由物流港向貿易港、目的港向樞紐港升級,由傳統“生產資料港”向“生產生活資料港”轉型。
海鐵聯運
把“出海口”搬到企業“家門口”
港口競爭靠什么?貨源。貨源靠什么?經濟腹地。
去年8月8日,山東港口集團在寧夏舉辦“青島口岸走進銀川服務推介會”;9月18日,新疆推介會火熱進行……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對接“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山東港口物流集團找到了新的發力點:把內陸港建設作為物流版圖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堅定不移實施“腹地戰略”,加快推進內陸港及海鐵聯運的建設和發展。
港口陸向發展不能等。為此,山東港口物流集團業務人員天天在省內外奔波,天天在研究建陸港和開班列。“政府、路局、海關、企業、船公司,都是我們對接的重點部門,路線、價格、時間等物流要素需反復測算。”多式聯運中心經理李明生說,沒有現成的操作模式,他們就自己創造模式,成功打造了具有開創意義的“膠州模式”和“棗莊模式”,“這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直接加速了各市具備海關監管場所資質及屬地報關、運抵發送、箱務管理等功能的物流園區建設。”
經過不懈努力,內陸港的“群組”由少到多,由弱變強,從魯南到省內再到全國,一個個帶有港口功能的內陸園區相繼建成,一條條聯通港口和內陸的直達班列相繼開通。2020年以來,山東港口物流劃分魯中、魯西北、魯西南、魯東及新疆、甘肅、陜西、河南8個片區,形成了“一核多點”的內陸港發展新模式。到今年6月,山東港口已在省內外建設了18個區域內陸港,在全國34個城市開通了68條海鐵聯運班列路線,海鐵聯運箱量連年保持全國第一,形成了“覆蓋山東、輻射沿黃、直達中亞、南亞、歐洲”的海鐵聯運物流大通道,“一市一線、一地一港、覆蓋山東、面向世界”的內陸網絡正加速布局。而隨著“陸海通”多式聯運平臺在棗莊內陸港上線,再次升級構建了“港口延伸、便捷通關、海鐵聯運、關港互動”的山東港口內陸港新模式。
至此,山東港口將“出海口”搬到內陸進出口企業“家門口”的承諾正在兌現,更好地服務廣大內陸進出口企業、推動內陸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陸海”引擎已強力啟動。
集聚資源
為進出口企業提供一流綜合服務
在全新的發展大勢下,山東港口物流集團將“平臺物流”和“智慧物流”戰略首先提上日程。依托先進的數據中臺技術,山東港口物流集團搭建了涵蓋網絡貨運、供應鏈、危化品、多式聯運、客戶服務“五大服務平臺”的“陸海通”平臺,并以信息化為支撐構建冷鏈、整車、化工品、電商、倉儲、紙漿“六大智慧物流項目”。在搭建“陸海通”平臺的過程中,物流集團以問題為導向,專注解決卡車司機“找貨難、結算慢”、危險品監管“管控難、響應慢”等一系列問題,在解決社會物流難點痛點問題中體現責任和擔當。
智能升級永遠在路上。今年以來,山東港口物流集團在穩定各港口傳統物流業態基礎上,推動物流板塊融合發展、取長補短、延伸布局、擴大業務規模;“五大服務平臺”完成信息化系統設計、開發,具備運營基本條件;“六大智慧物流項目”形成清晰的發展思路,完成業務系統布局,強力啟動發展。目前,港口物流集團已具備集船貨代、場站、期現貨倉儲、查驗、無車承運、多式聯運、貿易金融、客服等環節為一體的全程物流全鏈條服務體系,能夠為客戶提供“端到端”全程物流綜合服務。
山東港口物流集團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李武成表示,到2025年,“五大服務平臺”要打造成為國內同行業領先的服務平臺;“六大智慧物流項目”要建成山東口岸貨種集聚和分撥中心,形成輻射華北、華中和西部地區的發展格局,真正建設世界一流、行業領先、專業性強的現代物流服務供應商。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