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齊魯大地上基礎設施建設依然熱火朝天。今年1月27日,我省首個4F級國際機場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順利完成試飛,達到了驗收標準;在濟南大西環高速馬山隧道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加緊作業,過年期間也不停工;在濱州市沾化區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施工現場,工人們搶抓水利建設黃金季,各節點各工段建設有條不紊、如火如荼……
2020年是山東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駛入快車道的一年。“要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山東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置于事關全局的重要戰略位置,全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優化調整綜合交通網絡,加快補齊短板,打通區域協調發展經脈,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2020年,我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473公里, 全國排名躍升到第5。圖為青蘭萊泰改擴建項目。 2020年12月26日,伴隨著現場的歡呼與掌聲,高唐至東阿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車。至此,全年15個1280公里新建和改擴建高速公路任務圓滿完成,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473公里,全國排名從第9名躍升為第5名,重回全國第一方陣,再塑“山東路”品牌。 排名躍升的還有山東的高鐵建設。2019年11月26日,魯南高鐵日照至曲阜段的通車結束了沂蒙老區不通高鐵的歷史。一年后的同一日期,濰坊至萊西高鐵建成通車,使青島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縣縣通高鐵”。一年間,山東扎實推進6條在建高速鐵路建設,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2110公里,躍居全國第3位。 山東發展最大的優勢和潛力在海洋。過去一年,整合后的山東港口充分激發港口一體化改革的潛能,青島港前灣環球迪拜碼頭二期工程等14個大型泊位正式竣工投產,全省萬噸級以上泊位達到340個,港口總通過能力達到9.6億噸,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居全國第2位、第4位。 近日,隨著菏澤牡丹機場試飛完成,菏澤機場即將由建設轉入運營,預計將于今年3月正式通航。過去的一年,我省共有菏澤牡丹機場等3個項目建成,濟寧機場、臨沂啟陽機場啟動建設…… 高速公路更寬闊了,乘坐高鐵更方便了,港口綜合通過能力更強了,航班線路更多了……公鐵水空全發力,交通發展為山東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變化。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江成介紹,加快交通強省建設,2020年山東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全年實際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356億元,創歷史新高。 改變的不只是交通基礎設施。多地降水破極值,洪澇災害嚴重,臺風“利奇馬”對山東的影響歷歷在目。2020年,圍繞“根治水患、防治干旱”總目標,山東持續加大水利建設投入,加快補齊水利工程短板,全省完成水利建設投資突破630億元,較2019年增長68%,投資強度和增幅均居全國前列。省水利廳廳長劉中會表示,這些重點水利設施,在2020年應對平均降雨量比歷年同期偏多近三成、局地降雨突破極值的極端天氣過程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水資源嚴重短缺是我省的基本省情水情。作為全省重點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于去年全面啟動實施以來,持續加速推進。截至2020年底,共建成橋、涵、閘等渠系建筑物16809座,新安裝渠系量測水設施13218臺(套),建成田間節水工程面積367.2萬畝,超額完成年度目標。據了解,今年6月底前工程建成后,可提升改善有效灌溉面積2700萬畝,年均節水7.93億立方米,有力保障全省糧食安全。 加快走在前列,全省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注重提速超速,更兼顧提質增效,實現“質量”并舉。過去一年,我省持續深化改革,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堅實保障,賦予全新能量。 分別于2019年3月、8月整合成立的山東省機場管理集團與山東省港口集團,一體化改革持續釋放紅利:2020年,山東省港口集團貨物吞吐量突破1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000萬標箱。即便受疫情影響,貨物吞吐量、集裝箱量、效益三大指標仍逆勢增長,主要指標領跑全國。機場整合后,我省成為全國第三個、江北第一個擁有3家千萬級機場的省份。整合后,各機場明晰發展規劃,并進行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一年內先后實施了濟南、煙臺機場二期擴建工程與菏澤新建機場等重大工程。去年,我省還實施了山東高速集團與齊魯交通集團聯合重組,今后高速公路建設步伐還將不斷加速。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周期長、回報慢,資金一直是個難題。堅持問題導向,全力打通堵點,我省實行了多元化投融資政策,不設“隱形門檻”,對符合條件的投標人平等對待,并配套提供服務措施。去年通車的秦濱高速,就是我省第一條完全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高速公路,成為民企與政府合作的BOT高速公路樣板工程。 山東依托省屬企業設立鐵路發展基金、民航機場建設基金,發揮PPP模式等多種渠道作用,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濟青、魯南等山東控股的高鐵項目合計引入社會資本約270億元,小清河復航工程采取PPP模式引進社會投資近100億元,有效解決建設資金問題。 通過整合資源、創新制度,2020年山東基礎設施建設加速補齊短板,同時通過發力新基建、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為全省高質量發展“強筋壯骨”。 2020年末,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榮膺時代楷模稱號。以張連鋼為帶頭人的這一團隊,堅持自主創新理念,破解系列技術難題,建成了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5G智慧碼頭,提供了智慧港口建設運營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 全自動化碼頭是我省以智慧化為抓手,全面提升基礎設施發展效能的一個案例。過去一年,我省建立的交通強省重點科技創新項目庫入庫項目達439項;首條新建智慧高速公路濟青中線正式啟動建設;加快布局新基建,已累計開通5G基站5.1萬個,居全國第4位……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起點上,山東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鏗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