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物流節在廈門舉行,在期間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城市物流大會暨“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合作交流會上,濟南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翟立波以“選擇濟南·共贏物流發展未來”為題進行了推介。
濟南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公鐵空水”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正在形成。濟南國際機場186條航線通達海內外100個城市,二期改擴建后將成為擁有3條可起降全部機型的4F級機場,通航能力將躍居省會城市前列。
濟南“米字型”高鐵框架已經形成,每天300多趟高鐵車次直達全國254個城市;小清河復航加快推進。便捷高效的交通為要素流動提供了暢通無阻的渠道。
濟南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致力于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獲評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拿地即開工”、成立全國省會城市首個市級企業服務中心、涉企服務“一口辦理”“鏈上自貿”等改革創新成果在全國推廣。
濟南市場主體超過147萬戶,86家世界500強企業來濟投資。高效的政務服務、優良的發展環境,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濟南、扎根濟南。濟南城市品質生態宜居,“山泉湖河城”渾然一體,共有泉水1209處、名泉72處,泉水匯聚、因泉而名。濟南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四連冠”,目前正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近年來,濟南市物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截至目前,濟南擁有各類物流企業9800余家,主營業務收入過千億元。擁有國家3A級(含)以上物流企業117家,其中5A級物流企業18家,擁有國家示范物流園區2家,均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物流企業營收增長和物流業招商引資連續兩年“雙過百億”。
山東蓋世國際物流集團登上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以維爾康冷鏈物流產業園為主體,濟南市成功入圍首批17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名單,成為全國重要冷鏈物流集聚區。
同時,濟南還設立了全國首家物流專業銀行和首家物流巡回法庭,組建了全國首個公安物流寄遞保衛支隊、全省首家物流產業工會,濟南市被授予中國物流業十大最具創新力城市,并被列為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國際物流通道取得新的突破。濟南市圍繞中歐班列、國際航空貨運、海鐵聯運3項重點工作,打造“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通”的陸海國際大通道。濟南機場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持續提升,截至2021年底,已開通17條國際貨運航線,2021年國際貨郵吞吐量近6萬噸。
近日,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項目建成后,將達到2035年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2萬噸、年飛機起降量40.9萬架次的保障能力。
濟南中歐班列目前已開通線路12條,覆蓋了俄羅斯、德國、西班牙等歐亞19個國家46個城市;2021年共開行764列,開行數量居山東省第一。
“十四五”期間,濟南市將以“一核一帶七園”為重點,規劃建設物流空間布局。“一核”即濟南國際陸港,“一帶”即省會物流產業帶,“七園”分布于濟南的不同區縣,定位不同。
濟南正積極探索物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健全完善“陸海空”物流網絡,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農業、商貿服務業深度融合,努力在新的起點上奮力譜寫物流業發展新篇章。
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