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辦建〔2022〕36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廳(局)、商務主管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xiāng)村建設行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xù)恢復的意見》(國辦發(fā)〔2022〕9號)有關要求,加強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更好保障市場供應,財政部、商務部決定以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發(fā)展為重點,支持加快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fā)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強節(jié)點、建鏈條、優(yōu)網絡”工作思路,在已實施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的工作基礎上,進一步聚焦補齊冷鏈設施短板,提高冷鏈物流質量效率,建立健全暢通高效、貫通城鄉(xiāng)、安全規(guī)范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重點抓住跨區(qū)域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和銷地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加快城市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健全銷地冷鏈分撥配送體系,創(chuàng)新面向消費的冷鏈物流模式,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高質量發(fā)展。
通過2年時間,推動農產品冷鏈流通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重要集散地和銷地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加工配送中心及零售終端冷鏈流通能力顯著提升,調節(jié)農產品跨季節(jié)供需、支撐農產品跨區(qū)域冷鏈流通的能力和效率繼續(xù)增強,為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提供堅實基礎。
二、支持內容
通過中央財政服務業(yè)發(fā)展資金(以下簡稱服務業(yè)資金)引導有關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以下統稱省)統籌推進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抓住集散地和銷地兩個關鍵節(jié)點,進一步聚焦發(fā)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和現代化水平。引導支持的主要方向如下:
(一)增強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冷鏈流通能力。在集散地、銷地支持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冷鏈流通基礎設施改造升級,鼓勵建設公共冷庫、中央廚房等設施,加快綠色、高效、低碳冷藏設施應用,完善物流集散、加工配送、質量安全等功能,增強流通主渠道冷鏈服務能力。
(二)提高冷鏈物流重點干支線配送效率。在銷地支持農產品流通企業(yè)、冷鏈物流企業(yè)等改擴建冷鏈集配中心和低溫配送中心,集成流通加工、區(qū)域分撥、城市配送等功能,提高冷鏈干線與支線銜接效率。推廣可循環(huán)標準化周轉箱,促進農產品冷鏈物流各環(huán)節(jié)有序銜接。
(三)完善農產品零售終端冷鏈環(huán)境。在城市供應鏈末端支持連鎖商超、農貿市場、菜市場、生鮮電商等流通企業(yè)完善終端冷鏈物流設施,進一步增強冷藏保鮮等便民惠民服務能力。推動建設改造前置倉等末端冷鏈配送站點,鼓勵配備移動冷庫(冷箱)等產品,提高冷鏈物流終端配送效率。
(四)統籌支持農產品市場保供。有關省(含2021-2022年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支持省)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將獲得的2022-2023年服務業(yè)資金支持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的補助資金,適當用于支持農產品市場保供工作。對于2022年以來承擔相關流通保供任務并受到疫情影響的冷鏈物流企業(yè),地方可結合實際統籌支持。具體支持內容、方式等由省級商務和財政主管部門確定,并在工作方案中予以體現。
服務業(yè)資金主要立足于彌補市場失靈,做好基礎性、公共性工作,發(fā)揮對社會資本的引導作用。申請支持的省可根據上述支持內容,結合本地實際細化支持事項。
三、工作程序
(一)組織地方申報。有意愿的省(已獲2021年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支持的省除外)根據本通知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2年期工作方案(具體要求見附件1),確定總體目標、年度分解任務、重點舉措、項目清單、績效考核等內容,于5月20日前報商務部、財政部,逾期未報視為放棄申請資格。各省工作方案作為政策實施期間監(jiān)督考核的重要依據,目標任務原則上不作調整。
(二)選定支持省。在地方申報工作方案的基礎上,商務部會同財政部通過公平擇優(yōu)的方式確定最終支持省,并向中西部地區(qū)適度傾斜。
(三)下達補助資金。中央財政有關補助資金分年度下達,具體金額結合有關各省工作基礎、發(fā)展指標、績效評價等因素確定。2022年對相關省先行撥付部分資金,2023年根據工作開展情況,對通過績效評價的省撥付剩余資金。補助資金由有關各省按照上報的工作方案統籌安排使用。鼓勵地方統籌用好自有財力,落實到具體項目。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統籌協調。省級財政、商務主管部門按職責分工,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頂層設計和工作協調,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明確時間進度,確保順利推進。相關地方具體使用財政資金時,要加強統籌協調,并與發(fā)展改革委安排的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農業(yè)農村部安排的產地冷鏈設施、中央財政支持的縣域商業(yè)建設行動等相關資金及支持事項加強銜接,避免重復投入。對于已獲其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不得重復申請或安排支持。
(二)完善項目管理。省級商務、財政主管部門要認真履行本地區(qū)項目申報、評審、執(zhí)行、驗收、成效評估等職能,形成閉環(huán)管理。動態(tài)掌握本地區(qū)農產品產銷格局、農產品冷鏈物流發(fā)展和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有關工作情況,鼓勵做好跨區(qū)域項目聯動。完善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建立健全農產品流通骨干隊伍。要按照相關規(guī)定,切實做好有關項目等信息公開,強化信息共享。自2014年起,獲得過服務業(yè)資金支持的農產品流通企業(yè),原則上均應被納入骨干隊伍,持續(xù)發(fā)揮民生保障功能。
(三)嚴格資金監(jiān)管。強化日常監(jiān)管,可引入審計或監(jiān)理咨詢等獨立第三方,參與決策監(jiān)督,加強資金和項目審核,及時防范和化解風險。有關各省具體分配使用中央財政資金應符合《服務業(yè)發(fā)展資金管理辦法》(財建〔2019〕50號)規(guī)定。具體支持對象須在近3年內未發(fā)生過安全生產事故,且相關資金不得用于征地拆遷,不得用于支付罰款、捐款、贊助、投資、償還債務以及財政補助單位人員經費和工作經費。
(四)強化績效考核。省級商務主管部門于每個季度首月將上季度項目進展情況表(附件2)報商務部,并會同同級財政部門于2023年3月底前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中期自評,于2024年3月底前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終期自評,有關自評報告報商務部、財政部。資金使用情況通過內貿資金網絡管理系統(網址:http://emanage.mofcom.gov.cn)填報,作為績效評價的重要依據。商務部、財政部將適時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各地工作情況進行績效評價。
(五)做好宣傳推廣。省級商務、財政主管部門要及時跟進工作進展情況,總結發(fā)現工作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重點總結機制創(chuàng)新、政策創(chuàng)新、模式創(chuàng)新等經驗成果,加大典型案例宣傳和推廣力度,擴大政策效果,推動工作成效由點到面拓展。
附件:1.省級工作方案編報指南
2.資金撥付及項目進展情況表
財政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
2022年5月10日
附件1
省級工作方案編報指南
一、基本情況
(一)農產品流通情況。本地區(qū)農產品產銷情況,包括:主要鮮活農產品消費量、本地區(qū)產量、自給率、跨區(qū)域調入/調出量、流通的主要渠道等。本地區(qū)農產品冷鏈情況,包括:本地區(qū)集散地(農產品批發(fā)市場)、主銷地(城市)各類冷鏈設施的規(guī)模、分布、市場需求等情況。設施類型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冷庫、配送中心、冷藏車輛等。農產品市場應急保供情況,包括:本地區(qū)農產品保供應急預案和相關工作機制,跨區(qū)域農產品對接調運、物流中轉、終端配送等環(huán)節(jié)流程設計和制度安排,農產品市場應急保供隊伍等。有關摸底數據應客觀準確,并經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審核確認。
(二)前期工作進展。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實施情況,包括省級工作文件、協調機制、責任分工、配套政策等落實舉措,2012年以來中央財政資金支持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情況、取得的成效和存在問題。
二、目標任務
根據本地區(qū)產、運、銷規(guī)模和未來發(fā)展趨勢,綜合研判集散地、銷地冷鏈設施總體缺口,在此基礎上,圍繞本通知,結合摸底情況,提出本省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兩年總體目標。根據本省選擇的支持方向,細化分解總體目標,按年度明確所需冷鏈設施的主要類型、布局和建設規(guī)模。有關目標任務要可量化、可考核,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分工。工作方案應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有效、責任明晰、數字詳實。請?zhí)钪啤犊傮w目標及年度分解任務表》(附件1)。
三、重點工作
(一)增強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冷鏈流通能力。(必填)
(二)提高冷鏈物流重點干支線配送效率。(必填)
(三)完善農產品零售終端冷鏈環(huán)境。(選填)
(四)統籌支持農產品市場保供。(選填)
四、資金安排及項目計劃
各省自主統籌安排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補助資金。項目計劃包括:本省擬支持項目清單以及項目選擇程序、依據、責任主體等。有關項目應落實責任單位、考核安排、實施目標等,并注重項目的可持續(xù)性。對在外地注冊法人但在本地有實體的非法人機構,及在本地注冊法人但在周邊地區(qū)建設實體的機構,可在本地申報項目。請?zhí)钪啤掇r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項目清單》(附件2)。
五、保障機制
(一)資金管理制度。結合本通知明確的支持方向,進一步細化提出本省資金管理制度,包括支持方向、項目類型、具體內容、支持標準、績效管理等。對于支持實施的項目應實事求是確定實施期限、支持條件、后續(xù)維護運營等要求,并建立相應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等。
(二)項目管理制度。提出項目遴選、組織實施、資金撥付、監(jiān)督考核等工作機制。要求建立“企業(yè)目錄+項目清單”機制,加強項目管理。明確項目驗收主體、要件、驗收流程等,形成項目可持續(xù)發(fā)揮作用的長效機制。
(三)日常監(jiān)督機制。省級財政、商務主管部門加強機制管理、資源統籌、經費保障等措施,鼓勵發(fā)揮第三方機構作用。調動地市級主管部門積極性、主動性,在日常監(jiān)管中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可引入審計、監(jiān)理咨詢等第三方機構,規(guī)范決策過程,加強資金和項目審核。
(四)信息公開機制。 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和信息報送的政策措施,省級商務、財政主管部門設置公開專欄情況。明確凡是獲得服務業(yè)資金的地方和企業(yè),須按要求填報項目相關信息數據和日常業(yè)務經營數據,各級主管部門依法保護信息安全。
附:1.總體目標及年度分解任務表
2.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項目清單(示例)
支持方向 | 指標 | 2021年底數 | 2022年目標 | 2023年目標 |
增強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冷鏈流通能力* | 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冷庫庫容 | xx(m3) | ||
其中:公共冷庫庫容* | xx(m3) | |||
加工配送中心庫容* | xx(m3) | |||
中央廚房冷藏能力 | xx(m3) | |||
其他冷鏈設施 | xx(m3) | |||
…… | …… | …… | ||
提高冷鏈物流重點干支線配送效率* | 銷地冷鏈集配中心(多溫區(qū)) | |||
數量 | xx(個) | |||
庫容* | xx(m3) | |||
冷藏車輛 | xx(輛) | |||
低溫配送中心 | ||||
數量 | xx(個) | |||
庫容* | xx(m3) | |||
冷藏車輛 | xx(輛) | |||
農產品冷鏈物流園區(qū) | ||||
數量 | xx(個) | |||
庫容 | xx(m3) | |||
冷藏車輛 | xx(輛) | |||
其他類型農產品冷鏈設施 | ||||
庫容 | xx(m3) | |||
冷藏車輛 | xx(輛) | |||
…… | …… | …… | ||
完善農產品零售終端冷鏈環(huán)境 | 連鎖商超終端冷藏能力 | xx(m3) | ||
農貿市場、菜市場冷藏能力 | xx(m3) | |||
生鮮電商等社區(qū)前置倉數量 | xx(個) | |||
社區(qū)前置倉冷庫庫容 | xx(m3) | |||
…… | …… | …… | ||
統籌支持農產品市場保供 |
注:標注“*”的支持方向和指標為必填項。
年度 | 項目位置 | 項目名稱 | 建設類型 | 承辦企業(yè) | 總投資額 | 獎補金額 | 建設內容 | 建設周期 | 實現功能 |
2022年 | ××市 | ××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冷鏈設施升級改造 | 新建 | ××批發(fā)市場 | 購置××設施設備 | 2022.03-2023.01 | |||
××銷地低溫配送中心 | 改造 | ××流通企業(yè) | 更新××設施設備 | ||||||
××社區(qū)前置倉 | 新建 | ××電商平臺企業(yè) | |||||||
2023年 | ..... |
注:各省根據細化支持事項,建立分年度儲備項目庫。其中,2022年度項目清單應與省級工作方案一并報備。其他年度項目已明確的一并報備,未明確的可后續(xù)進行調整、完善。
附件2 | |||||||||
資金撥付及項目進展情況表 | |||||||||
填表單位: 填表時間: 填表人: 聯系方式: | |||||||||
總體情況 | |||||||||
資金使用情況 | 累計撥付企業(yè) 萬元 | 項目建設情況 | 合計支持項目 個 | ||||||
結存省級財政 萬元 | 其中:已完成驗收項目 個 | ||||||||
結存市級財政 萬元 | 已建成待驗收項目 個 | ||||||||
結存縣級財政 萬元 | 在建項目 個 | ||||||||
具體項目情況 | |||||||||
項目承建單位 | 項目名稱 | 所屬方向 | 項目所在地 | 建設內容 | 中央財政計劃支持金額(萬元) | 中央財政資金已撥付(萬元) | 項目狀態(tài)(在建/完工/已驗收) | 項目聯系人/聯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