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黃海先鋒”輪在山東港口煙臺港完成1.59萬噸對非物資裝船,駛向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助力“中國制造”高效順暢出海。2022年以來,山東港口煙臺港中非件雜貨班輪共完成66個航次發運,連創單月發運10航次和平均月發運8個航次新高,累計出口量達135萬噸,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04.7%,高頻次高流量的“中非雙向物流黃金大通道”,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中非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黃海先鋒”在港作業期間,山東港口煙臺港聯合通用公司在生產組織、服務保障、工藝革新等方面精準發力,在充分發揮“裝卸服務、數字管控、堆場管理”等平臺優勢基礎上,與船方、加固方成功開展首次“聯合配載”,多措并舉克服貨類結構復雜及臺風過境影響,優質高效的裝載服務贏得船方、貨主一致認可和高度評價,再次擦亮“中非班輪——海上速遞”服務品牌,以實際行動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從“心”開始,重“新”出發。下一步,煙臺港將嚴格對照山東港口全面融合發展部署要求,以“三基”建設工作和“兩大兩強”系列活動為有效落實載體,依托“六大結構調整”持續優化港區專業化功能配置,攜手山東港口海外集團和物流集團在幾內亞鋁土礦全程物流鏈“重來重回”上精準發力,加速建設“中非雙向物流黃金大通道”和“中國制造”對非主力出???,致力打造“全國服務最好的件雜貨碼頭” 特色拳頭品牌,在山東港口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爭創世界一流企業進程中,強固北翼支撐、彰顯特色優勢。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