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情況
德州宏運通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運通公司),位于山東齊河,成立于2013年4月,注冊資金3450萬元,占地156畝,業務內容涵蓋海關監管場站、多式聯運、國際貨代、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信息服務等,旗下擁有海內外16家控股子公司和合資公司。公司于2016年7月在新三板掛牌,是德州市唯一一家掛牌新三板創新層的供應鏈企業(股票代碼837892)。
公司創始團隊20年致力于內陸港運營,10年的非洲市場深耕,7年的信息化建設,探索創立了“四代內陸港”經營模式,成為全國首家第四代內陸港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宏運通在挑戰與變革中求生存,謀發展,砥礪前行,通過在物流屬性上,延伸外向型經濟發展及外貿服務功能,形成了“一園兩線”的商業模式,創新外貿新業態新模式。
目前,宏運通由傳統物流公司轉型成為外向型經濟綜合服務平臺公司,通過輸出成熟第四代內陸港模式、直接提供訂單和資金,輸出信息化和人才,盤活國內虧損內陸港,真正實現港口搬到家門口;通過與地方政府投資平臺,合資建設新絲路公司,搭建外經貿服務平臺,幫助中小微企業,走向以非洲為主的第三世界市場,既享海外市場,更享海外高價差;助力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提高外貿依存度,提升外向型經濟活力,改善招商環境,宏運通成為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系統方案的解決者和落地者。
在服務政府極致化、服務中小微極致化、服務內陸港極致化的過程中,宏運通成為模式輸出者、資源整合者、信息化和人才提供者,全面掌控銷售渠道、供應商渠道、物流渠道,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二、公司發展歷程
2002年,宏運通公司創業團隊,開始德州“海關監管場站”運營,“海關監管場站”是內陸港園區必備的一項功能。
2012年,在非洲坦桑尼亞設立首家非洲公司。之后,陸續在肯尼亞、尼日利亞、莫桑比克等設立辦事處。
2013年,以打造中國國際陸港運營第一品牌為愿景,成立宏運通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宏運通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掛牌,股票代碼:837892。由濟南、德州海關雙驗收批準,設立齊河宏運通園區的海關監管場站。在非洲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合作升級“海外倉”,設立集銷售、展廳、倉儲、跨境備貨等為一體的絲路驛站,并開發“易非網”-國際供應鏈平臺。
2018年,宏運通公司,開通內陸港的齊河-青島港海鐵聯運班列,開啟“大列業務”,并在一個月內,實現“天天對開列”,創造了山東海鐵聯運的神話。同年,公司從物流企業轉型升級為供應鏈企業。
2019年,宏運通公司成為全國首家“第四代內陸港”的提出者和倡導者,與河北省黃驊港合資成立滄州新絲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肯尼亞模式”成型。
2020年,與濟南、德州、齊河等政府投資平臺成立了5家新絲路合資公司,外貿孵化業績過億元。
2021年,與山東港口集團、天津港口集團、河北黃驊港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成為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推動者。
三、產品及服務
宏運通現有五大業務板塊,包括國內物流、國際物流、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和信息化,業務板塊圍繞著極致化服務地方經濟為基礎,圍繞著企業經營效益為目標,伴隨著公司經營實踐和發展,公司各業務板塊緊密聯系,協同發展。
(一)國內物流板塊
1.集裝箱專線物流:
公司開通德州-青島港、德州-天津港、濟南-青島港汽運集裝箱運輸專線;并且實現輕重搭配、重進重出,提高港口到內陸的運輸效率,為客戶降低物流成本。2021年度實現運輸8000車。
2.集裝箱鐵路運輸專線:
宏運通公司同濟鐵物流公司聯合開展鐵路集裝箱運輸業務,實現內地鐵路運輸集裝箱貨物直達港口裝船,形成汽運+鐵路+海運的多式聯運模式。
公司在2018年實現齊河至黃島天天列;2021年開通董家口-廣州鐵路專線。2021年實現鐵路集裝箱運輸32000TEU,運量達375000噸,齊河發送青島港出口重箱集裝箱18000TEU,運量達295000噸。
3.內貿海運專線:
宏運通公司與中遠海、中谷海運、安通海運和信豐海運戰略合作,開通黃驊港、天津港、青島港、日照港-華南港口內貿海運專線。通過汽運+鐵路+海運+汽運多式聯運方式,幫助客戶實現門到門,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客戶物流成本。2021年實現內貿海運集裝箱運輸16000TEU。
4.海關監管作業場所:
2016年宏運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經德州濟南雙驗收批復,宏運通創始團隊2002年開始經營內陸港,是海關監管作業場所的專家,宏運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在海關監管的功能上,引入世界知名船公司戰略合作,設置集裝箱提箱、返箱場站,實現企業進出口用箱“本地提箱、返箱”,擁有中遠海、馬士基、MSC、現代、長榮、安通、中谷等10家還箱點。企業可以在內陸港直接辦理通關手續,實現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大幅提升貨物運轉效率、降低運作成本,真正實現港口搬到家門口。
(二)國際物流板塊
1.中非國際物流專線:
宏運通公司與中遠海運、馬士基戰略合作,開通天津港-東非、西非;青島港-東非、西非國際物流班輪專線,通過當地部署一級海外倉、二級海外倉和三級海外倉,實現中國到非洲端的門到門服務。通過汽運+國內鐵路+國際海運+海外鐵路+汽運的運輸方式為客戶提供全供應鏈解決方案,有效解決非洲端運輸效率低下,運輸成本高的問題。
宏運通和滄州港務集團計劃在2022年將開通黃驊港-東非散雜貨物流專線,通過回程貨的配載,解決船舶重去重回,有效降低船舶運營成本,從而降低國際海運物流成本。宏運通計劃開通10條中非國際物流專線,致力于打造中非國際物流專線第一服務商。
2.中歐、中亞國際班列
宏運通公司與山東高速物流戰略合作,計劃2022年開通中歐和中亞國際班列,至年底共計發車10列,將貨物高效地運輸至亞洲和歐洲國家,有效地幫助客戶解決了海運供應鏈危機。
3.國際貨運代理
宏運通公司作為COSCO、MSK、MSC、HPL、EMC的內陸還箱點和訂艙代理,主要的優勢航線為東非、西非、歐洲、東南亞、中東印巴和日韓,并且可以實現國內八大口岸的貨運代理訂艙業務。
2021年與COSCO、MSK和HPL共同開通全程單業務,優先保證VIP客戶的箱量和艙位,幫助客戶解決國際海運供應鏈問題。同年實現國際海運訂艙量7.6萬TEU。
宏運通公司與山東省單一窗口合作研發的智能化通關系統,可實現三分之二的預錄單內容自動生成,明顯降低了報關單錄入差錯率,有效地提高報關員的錄入效率,并為企業降低通關人工成本。
4.第四方供應鏈整合服務
為客戶提供國際供應鏈咨詢和方案設計,幫助客戶選擇最優運輸方式組合,幫助客戶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高進出口企業開發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三)國際貿易板塊
國際貿易板塊業務主要包括傳統外貿開發、外貿孵化、外貿代理、外貿新業態實踐創新,國際貿易的業務內容的不斷豐富。
宏運通創始團隊在經營內陸港的過程中,探索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于2012年走進非洲坦桑尼亞,并先后在肯尼亞、尼日利亞、莫桑比克等非洲八個國家設立辦事處開展業務。深耕非洲市場10年,有豐富的市場資源和銷售渠道,年銷售能力預計可達百億。
1.國際貿易代理業務
國際貿易代理業務具體包括企業注冊、海關備案、代理報關、代理報檢和免表代理等業務。宏運通報關報檢所用業務系統為東勝系統,系海關中國(山東)國際貿易專用系統,可以實現貨物進出口、進出境交通運輸工具聯檢、倉單申報、集裝箱查驗統計等功能。大客戶主要有金能、金麒麟、保齡寶等。
2.外貿孵化
外貿孵化業務是為企業提供傳統的外貿訂單開發、代管外貿團隊、海外商旅考察等一系列的孵化服務。宏運通在2018年已經開展了外貿孵化業務,依托于宏運通自身的客戶資源和前期貿易積累,同時依托非洲的海外銷售渠道,宏運通公司與德州建能集團合作共同拓展非洲市場,在2018年已開展業務貿易額達300多萬,現在孵化企業近百家。
3.海外倉
海外倉是建設海外銷售渠道和海外倉信用保障,是中小微企業產品走出去的平臺。宏運通和內陸港、新絲路公司共同完成非洲市場的海外倉建設。幫助中小微企業開發海外市場,產品走出國門,并通過央企全程物流監管控貨、國企控倉、第三方監管等手段確保外貿貨物安全可控;通過海外銷售團隊,確保前置到海外倉的貨物直接參與海外終端市場,讓客戶既享海外市場,更享海外高價差。
2021年9月,宏運通(肯尼亞內羅畢)被評定為山東省重點培育的公共海外倉。宏運通的海外倉是海外銷售及倉儲服務的平臺,通過O2O線上線下銷售體系、海外倉線下銷售體系及絲路驛站物流體系,打通海外銷售物流網絡。
(四)信息化板塊
宏運通經過7年的信息化建設,利用三大平臺,外貿綜合服務、國際物流、VIP交易有機組合運行,構建線上線下特色銷售網絡渠道,優化交易環節、優化物流環節、嫁接信息化及互聯網、嫁接供應鏈金融等,實現國內中小微企業產品直擊非洲終端零售商(小B),幫助中國中小微企業,既享非洲市場,更享非洲市場高價差。在外經外貿服務的基礎上,提供從原材料代采、海外獲客、交易、一站式通關、快速退稅、結匯、物流、海外倉、全球貿易趨勢分析、供應鏈金融等全鏈條服務。解決中非貿易信息不對稱、交易環節多、物價畸形、結算困難、物流不能實現“門到門”服務等痛點。
(五)供應鏈金融板塊
供應鏈金融業務形式多樣化,宏運通公司的業務與供應鏈金融結合生成服務產品,代開信用證、代墊海外通關費、代墊退稅、代結運費、設備融資租賃、應收賬款融資、代理采購融資、信用證融資等。
四、公司戰略規劃
戰略定位: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綜合服務商
戰略目標:中國內陸港第一運營商、中國對非貿易第一貿易商、中非國際物流專線第一服務商
戰略愿景:營收過百億,成為全國領先的外向型經濟服務集團公司
五、商業模式
內陸港“一園兩線”的商業模式
“一園”是指“四代內陸港”。“兩線”是中非國際貿易線以及中非國際物流線,園是線的貨源依托,線是園的價值轉換器,這種模式最終確立了宏運通公司生存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一)“四代內陸港”是載體和基礎
“四代內陸港”是基于內陸港物流屬性的基礎上,延伸外貿服務及外貿服務功能,解決內陸港行業的痛點,盤活內陸港,真正實現港口搬到家門口,發揮內陸港的社會價值,實現內陸港的經濟效益,穩外經、穩外貿,服務區域外向型經濟的整體系統。
“四代內陸港”具有布局網絡化、信息數智化、業務體系化、運營平臺化的特點。涵蓋五大業務體系:內陸港園區運營體系、新絲路體系、海外倉體系、絲路驛站體系、信息化服務平臺體系,這五大業務體系之間相互交叉融合,豐富了“一園兩線”商業模式。
1.賦能內陸港,建立內陸港外貿產業園運營體系
內陸港外貿產業園運營體系是通過外貿自營、外貿孵化、外貿招商以及國內國際物流、供應鏈金融、海外倉等配套服務,打造外貿及外貿服務生態圈,創新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成為內陸港資源的整合者,利用原有的內陸港資源進行賦能,通過自營和模式輸出,盤活國內虧損內陸港。
宏運通打造集“集卡運輸、集裝箱還箱點、拼裝箱、出口加工、出口生產性孵化及貿易孵化、協會服務、跨境電商”為依托的公路型內陸港園區,打造集“鐵海聯運、海關監管、出口加工、外貿服務、海外倉運營、大宗貨物公轉鐵、中歐班列”于一體的鐵路型內陸港園區。
公路內陸港和鐵路內陸港園區各自發揮功能,優勢互補,完善外經貿服務功能,解決外貿發展中的痛點問題,提升區域招商引資吸引力,增加外貿企業群體數量,提升區域外向型經濟度,增強企業活力及競爭力。
2.建立以國企為外向型經濟發展核心服務平臺的新絲路體系
新絲路業務體系以國有為主體的打造的以地級市為單元的區域的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外貿綜合服務核心平臺,來推動外貿,幫扶企業形成訂單,培訓外貿團隊,提升外貿能力,打造外貿生態,對接政府,提供外貿政策。特別當前嚴峻經濟形勢下,民營企業融資環境異常艱難,90%以上外貿企業又是民營企業,擔負不起穩外經、穩外貿、穩住外貿基本盤的重任,新絲路作為對外貿易協會的服務載體,協會會員是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協會作為政府和外貿企業的溝通橋梁,必須團結起來。通過外貿綜合服務核心平臺開展常態化培訓、專家論壇及沙龍活動,外貿外包、店鋪代運營等輸出模式,導入外貿新思想、培訓外貿新技術、培養外貿新人才、學習外貿企業優秀案例,解決物流痛點,盤活內陸港,真正實現港口搬到家門口,打造積極向上的外貿氛圍,提高區域經濟開放度,推進區域外向型經濟創新發展。
3.建立銷售、倉儲、物流、金融服務于一體的海外倉體系
海外倉體系主要是建設海外銷售渠道和海外倉信用保障,并通過央企全程物流監管控貨和控倉、第三方監管等手段確保貨物安全可控。通過海外銷售團隊及O2O平臺,確保前置到海外倉的貨物直接參與海外終端市場,讓客戶既享海外市場,更享海外高價差。海外倉體系是宏運通的海外銷售及倉儲服務平臺,服務于海外客戶,是在海外實現本土化運作、服務和市場拓展的重要依托。一是銷售功能,宏運通的海外倉業務以銷售渠道為核心,是“幫助中小微企業走出去”的服務平臺,通過宏運通自建銷售渠道、合作組建銷售團隊拓展產品市場、中非供應鏈平臺直達終端零售商等方式實現海外倉的代銷功能。二是提供海外倉儲管理功能,包括貨物存儲、裝卸、貼嘜、打包、訂單出庫等物流倉儲服務業務;三是宏運通依托自身國際物流資源和港口船東資源,提供從國內發運、國際貨運、非洲端運輸到門的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務;四是提供包括繳稅辦證等一站式的通關服務;五是依托公司絲路驛站物流網絡,延伸物流服務,提供海外倉當地門到門的物流服務;六是跨境電商備貨服務,支持9810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外貿新業務的開展;七是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代收貨款、代理結算、賬戶管理、資信調查、代墊通關費等服務。
4.搭建非洲在家門口就能買到中國產品的絲路驛站體系
絲路驛站體系也可稱為小菜鳥物流體系,是為了更好地延伸物流服務,建設三級節點的倉儲網絡布局而形成的物流網絡體系,讓非洲的零售商就近絲路驛站網點即可提貨,讓非洲的百姓在家門口即可買到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絲路驛站是宏運通的海外物流配送平臺,服務于海外終端客戶,作為中非供應鏈平臺的線下核心支撐,為中非供應鏈平臺提供線下的網點提貨服務。
5.自行研發與線下業務無縫集成的信息化服務平臺體系
三大平臺,多個操作系統,用技術手段優化中非貿易的交易、物流、支付、結算、信息、金融、商務等環節,線上與線下服務融合,縮短中非貿易全流程,實現國內中小微企業產品直擊非洲終端零售商(小B),涵蓋原材料代采、海外獲客、一站式通關、快速退稅、結匯、物流、海外倉、全球貿易趨勢分析、供應鏈金融等全產業鏈服務。
(二)、“兩線”是核心競爭力
“兩線”是指中非國際貿易線、中非國際物流線,是宏運通公司發展戰略實施落地的核心競爭力。
公司立足非洲市場,以中非貿易和中非物流為核心特色業務線支撐公司形成利潤源泉和生存根本,也是公司實現內陸港經營聚貨、造貨,盤活內陸港發展的原動力。
1.建立“全軍萬馬進非洲”的中非國際貿易線
宏運通中非國際貿易線,是將國內市場打造為宏運通的貨源地,將非洲市場打造成宏運通的銷售地,在國內端,布局采購網絡,打造“四代內陸港”聚貨、造貨功能。主要依托內陸港、新絲路、外貿協會服務中小微企業。在海外端,布局銷售網絡,打造“四代內陸港”銷貨功能。宏運通負責整合非洲的銷售資源,通過海外銷售團隊建設和搭建類似小阿里巴巴線上線下閉環的O2O銷售體系,打通非洲的銷售渠道。另外,以肯尼亞為模板,宏運通和內陸港、新絲路公司共同完成非洲市場的海外倉建設。宏運通還創立了線上線下服務的中非供應鏈平臺,通過布局海外倉網絡、建設銷售渠道、與當地財團合作等方式整合資源,幫助中國中小微企業開發非洲市場,讓中國中小微企業既享非洲市場,更享非洲高價差,實現“千軍萬馬進非洲”,宏運通成為中國對非貿易第一貿易商。
2.建立解決非洲物流門到門痛點的中非國際物流線
宏運通中非國際物流線,在承接中非貿易線“千軍萬馬進非洲”的貨源時,依托內陸港、新絲路公司直接服務當地的企業,幫助當地企業解決物流痛點的同時,積極開拓到非洲的貨源,國內端宏運通負責整合港口優質資源,打造“優質價廉”物流服務功能,宏運通打通物流資源的同時,積極整合各大港口的其他非洲貨源;國外端,宏運通負責整合當地物流資源,通過和非洲主要國家大的物流公司合作,變成拿提單的人,實現中非國際物流線的戰略價值,通過與內陸港、新絲路三方共建海外倉,通過形成的中非國際物流線,幫助非洲解決“門到門”的痛點的同時,與中國物流同行共享非洲物流高利潤。宏運通計劃5年內開通5條中非國際物流專線,致力于打造中非國際物流專線第一服務商。
在盤活四百多家虧損內陸港,幫助中小微企業走向以第三世界為主的海外市場的過程中,宏運通成為模式輸出者、資源整合者、信息化系統和人才提供者。同時建立了供應商渠道、銷售渠道、物流渠道、信息化平臺、供應鏈金融平臺,并以此形成以物流、外貿為核心業務收入,以信息化和供應鏈金融為衍生業務收入的盈利模式。宏運通成為穩外經穩外貿、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方案解決者和落地者,實現公司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實現公司向全球供應鏈管理公司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