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以港興,港為城用。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曾贊榮在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工作專班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指出,國際航運中心是一個城市的概念,青島要建設擁有良好港口物流條件、完善航運服務體系、航運及相關產業發達、在全球航運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全球港口城市。
青島海洋特色優勢突出,港口資源條件優越,青島港是全球領先的綜合性港口之一,具備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良好條件。當前,青島正凝聚各方資源和力量,扎實推進完善港航基礎設施、優化物流網絡、發展航運服務業等各項重點工作,力爭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的國際航運中心。 清單化推進落實53項重點任務 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不斷提升青島現代航運業發展水平和國際影響力,6月21日,青島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成立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工作專班的通知》(簡稱《通知》),由曾贊榮和青島市市長趙豪志擔任“雙組長”,青島市政協主席孟慶斌擔任執行組長的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工作專班正式成立,下設1個辦公室、9個工作部,著力解決港航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港口和航運業高質量發展。 專班相關成員單位抽調力量集中辦公,各部室按照職責分工扎實推進重點工作。作為專班辦公室、基礎設施建設部、航運物流部和智慧港口部“一室三部”牽頭單位,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強化各方協同、對標學習經驗、精準補足短板,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 專班辦公室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起草完成《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清單化、責任化推進53項重點任務落實;學習借鑒國內外航運中心建設先進經驗,提前啟動《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五年規劃(2024—2028年)和2035年遠景規劃》編制,確定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總體思路和指標體系,明確未來五年及遠景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海鐵聯運量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 青島是“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區位優勢明顯,腹地經濟發展良好。青島港港闊水深、不凍不淤,是我國北方地區的天然良港。在全球前十大港口排名中,青島港排名從2015年的第7位升至如今的第4位,已建成世界最大的40萬噸級礦石碼頭、45萬噸級原油碼頭、亞洲首個全自動化無人碼頭和郵輪客運中心,可停靠世界最大的2.4萬標箱集裝箱船、世界最大的22.5萬噸郵輪。 作為北方最大的原油接卸港、我國最大的混礦貿易基地之一、我國第五大外貿進口糧食港,青島港目前已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建立航線網絡。截至今年9月,青島港已建成內陸港50個,開通海鐵聯運班列82條,海鐵聯運量突破195.8萬標箱,保持全國沿海港口首位。 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通知》印發以來,重點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截至目前,青島港有港投萬邦礦石碼頭工程等5個在建項目,總投資81.6億元;新竣工北三突堤糧食筒倉三期等5個項目,總投資36.2億元,董家口至五蓮鐵路及膠新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可研報批容缺受理;郵輪港區啟動區10個項目持續推進,在建面積達64萬平方米。 線上跨境船舶交易業務成功落地 今年以來,青島港新增集裝箱航線12條,加強拓展南美等海外市場,國際中轉通道箱量同比增長超過40%,開行中歐班列520列,位居全省前列;持續提升通關效率,實現通關單證流、口岸物流信息等25個節點的全流程狀態查詢。 青島備案跨境電商企業2350家,占山東省跨境電商企業的21%;完成原油貿易350億元,累計提供內外貿船舶供油110萬噸;落地北方首筆線上跨境船舶交易業務,累計為港口航運、物流、貿易等上下游企業提供信貸資金35.16億元。青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平臺累計入駐會員數已達300家,青島仲裁服務的國際化水平和公信力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青島將適應全球航運業向服務供應鏈轉型的新趨勢,緊跟供應鏈創新,借助國內龐大的供應鏈、貿易鏈,搶抓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新一輪技術革命機遇,做好頂層設計,扎實推進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來源:中國交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