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2025年促進經濟穩健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的通知
魯政發〔2024〕15號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省委、省政府研究確定了《2025年促進經濟穩健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26日
2025年促進經濟穩健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落細落實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大穩增長政策供給力度,進一步鞏固經濟穩健向好、進中提質良好態勢,更好發揮經濟大省“挑大梁”作用,現提出如下政策措施:1.健全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深入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將有貸款需求的經營主體、經審核確認后納入“推薦清單”,集中推送銀行機構;對符合條件的開辟綠色通道、優化審批流程,對要素不全的容缺受理,“推薦清單”內的貸款需求“應貸盡貸”“能貸快貸”。優化提升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功能,歸集信用數據為中小微企業增信,服務新增授信5000億元以上。將無還本續貸政策嵌入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對依法合規、持續經營、信用良好企業的貸款辦理續期,不因續貸單獨下調風險分類。建立民營企業直連服務機制,開展“金融直達基層加速跑”行動。用足用好支小再貸款,激勵引導地方法人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山東金融監管局、青島金融監管局、省委金融辦、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2.實施降低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全省工傷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超過18個月時,行業基準費率下調20%;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超過24個月時,行業基準費率下調50%。(牽頭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3.優化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存儲,工程建設領域施工總承包單位在同一工資保證金管理地區有多個在建工程建設項目的,存儲比例可下浮施工合同額(或年度合同額)的0.5%;工程建設領域施工總承包單位在工資保證金管理地區承建工程建設項目連續2年未發生工資拖欠的,對其新增工程建設項目降低50%的工資保證金存儲比例。(牽頭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4.對行駛山東省內高速公路安裝ETC設備貨車和納入監管平臺的營運大型客車實行85折通行費優惠,政策執行期延長至2025年12月31日;對通行山東省內高速公路安裝ETC設備客車給予5%通行費折扣優惠,長期執行。(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5.加快培育小清河航運市場,支持航運公司開通由沿海港口(含中轉港壽光港和羊口港)至小清河內河港口的班輪航線,按照“先到先得”原則進行補助,補助總額度最高2000萬元;對在小清河航行的船舶通行費、過閘費給予全額補助,將小清河沿線港口船舶裝卸運營獎補政策延長至2026年6月30日。對通行京杭運河(包括支流航道)山東段的集裝箱船舶實施免費過閘。(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6.完善打造“魯惠通”政策兌現平臺,全面梳理惠企政策,進行標準化、數字化、標簽化拆解,區分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快申快享、線下辦理4種類型,分類納入平臺管理,力爭2025年6月底前實現惠企政策上線運行全覆蓋。(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大數據局)7.出臺規范涉企檢查行為的政策措施,將涉企檢查納入行政執法與監督一體化平臺統一規范,推進跨層級、跨部門聯合檢查,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干預;強化行政執法監督,開展涉企行政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堅決糾治亂罰款等問題。暢通涉企行政復議渠道,加強涉企共性行政執法問題類案規范,糾正小錯重罰、以罰代管、以罰增收等突出問題,推動涉企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牽頭單位:省司法廳,各市人民政府)8.聚焦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性資金支持投向,圍繞“兩重”“兩新”等重點領域針對性謀劃儲備一批優質項目,動態完善項目儲備庫,加快推進前期工作,提高項目成熟度,爭取更多納入國家盤子。從省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資金中單列5000萬元重大項目謀劃實施前期工作費,專項用于重大項目論證、評估咨詢、可研編制、手續辦理等前期工作。(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9.聚焦優化生產力布局、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強化社會民生保障,謀劃實施2000個左右省級重點項目,全年完成投資9700億元以上。統籌10億元省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資金,重點支持基層醫療衛生設施、養老托育、以工代賑以及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統籌10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污水垃圾處理等重點領域,遴選支持一批優質項目。(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10.推進重點水利工程建設貸款貼息、水利工程運行管護保險等政策落地達效,對符合條件的重點水利工程,按照不超過貸款額的1%給予貼息補助,單個項目的補助額度累計不超過3000萬元,執行期限到2027年12月31日;選擇風險防御需求迫切、有防洪任務的公益性小型水庫工程作為首批參保對象,省級給予不超過總保費60%的資金補助,執行期限到2026年12月31日。(牽頭單位:省水利廳、省財政廳)11.加快落實中深層地熱能項目補助資金,對“山東省地熱能試點工程”名單中符合獎補條件的中深層地熱能項目,按照“先建后補”的原則,對每口井給予最高100萬元獎補,資金由省級與項目所在市按1:1比例共擔;簡化程序、優化流程,2025年2月初明確獎補試點工程名單,按程序盡快撥付資金。(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財政廳)12.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原料用煤、煤矸石不納入重點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范圍,合理保障支撐電力穩定供應、電網安全運行、清潔能源大規模并網消納的煤電項目煤炭消費需求,重點區域各市不得采取以煤限產等收縮性、抑制性措施。(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13.統籌調劑污染物排放替代指標,對納入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或批準的規劃、政策文件的建設項目及省重大項目,項目擬落地市在確認充分挖掘減排潛力后,仍存在污染物指標缺口的,可采取與其他市協商調劑等方式予以解決。(牽頭單位:省生態環境廳)14.試行小微企業污染物總量指標豁免政策,對在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試點的產業園內,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單項新增年排放量小于0.1噸,氨氮小于0.01噸的建設項目(可根據園區實際情況確定),在環評審批中,建設單位免予提交主要污染物總量來源說明,由生態環境部門統籌總量指標替代來源,并納入管理臺賬。(牽頭單位:省生態環境廳)15.聚焦發展高端化生產性服務業、高品質生活性服務業,謀劃推進850個左右省級服務業重點項目,從省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中安排8000萬元左右支持優質項目建設。加快建設服務業平臺載體,新認定20個左右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總數達到120個左右;新打造20家省級服務業創新中心,總數達到200家。省級籌集1億元左右資金,專項支持海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海洋局)16.實施文旅消費提升行動,利用春節、五一、暑期、國慶等節假日,聯合有關金融機構,引導萬家以上文旅企業、商戶舉辦千場以上文旅消費活動,通過市場化方式對3A級(含)以上景區、三星級(含)以上旅游飯店、溫泉、民宿、旅行社等場景消費給予減免優惠,優惠減免總額度不低于2000萬元。用好進一步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范圍、240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對組織入境旅游的經營主體實施獎勵。(牽頭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財政廳)17.實施直播電商高質量發展行動,省級籌集資金,支持打造10個“好品山東”電商產業園區,建設一批區域物流總部、數字化云倉、物流運營中心和集散中心,引進培育頭部電商平臺、企業、人才。(牽頭單位:省商務廳、省財政廳)18.將“白名單”機制作為合規住房開發項目主要融資渠道,推動擴圍增效,將存量和新增住房開發貸款項目分批納入“白名單”,確保合規項目“應進盡進”、已審貸款“應貸盡貸”、資金撥付“能早盡早”,全省“白名單”授信總規模達到3000億元以上。(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山東金融監管局、青島金融監管局、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各市人民政府)19.指導各市合理確定城中村改造范圍和標準,嚴格財政承受能力評估,逐個項目制定征收補償方案和資金平衡方案,推動更多條件成熟的項目列入國家計劃,爭取納入國家2025年度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支持范圍20萬套以上;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前提下,引導選擇房票等貨幣化安置方式,加快消化存量商品房。(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各市人民政府)20.全面落實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指導各市按照“以需定購”原則確定項目清單,完善收購配套支持政策,促進出售主體與收購主體達成一致;對金融機構發放的符合要求的貸款,人民銀行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的比例從貸款本金的60%提升到100%。(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山東金融監管局、青島金融監管局)21.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托育工程,支持公辦養老服務機構新建或改擴建,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培育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養老服務經營主體,新增家庭養老床位1萬張,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5萬戶。省級籌集資金,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牽頭單位:省民政廳、省財政廳)22.對招用畢業年度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為其足額繳納3個月以上的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的企業,按照每招用1人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支出。實施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政策,推動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應保盡保。(牽頭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23.加快發展人工智能,設立人工智能產業基金,重點支持算力算法、行業大模型、應用場景拓展等項目建設。實施“算力券”獎補政策,對使用人工智能算力且算力賦能效益顯著的應用場景,按照算力采購合同總金額的5%進行獎補,獎勵額度最高500萬元。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領域,再推出100個省級數字產業重點項目,在用地等方面給予省級保障。(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大數據局、省自然資源廳)24.培育打造元宇宙創新“名品”和應用“名景”,牽引帶動元宇宙產業突破發展,遴選20個左右優秀創新產品、示范效應強的應用場景,每個給予最高100萬元一次性獎勵。(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25.支持發展低空經濟,建成運行省級綜合飛行服務站,為低空用戶提供基礎服務,拓展低空物流、農業植保、應急救援、低空旅游等應用場景;圍繞低空基礎設施、關鍵技術裝備、典型場景應用等謀劃優質項目,建立專項儲備庫,統籌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等資金予以重點支持。(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26.支持工業軟件研發和推廣應用,面向研發設計、生產控制、經營管理等環節,對企業產品研發、應用推廣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遴選10個左右工業軟件研發推廣項目,單個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27.加快培育一批數據基礎設施標桿工程,對符合國家發展導向、數據賦能效益突出的數據基礎設施項目,每個項目最高給予1000萬元獎補。省級籌集3500萬元資金,支持公共數據匯聚治理、歷史數據電子化、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數據流通交易,激發數據要素市場活力。(牽頭單位:省大數據局、省財政廳)28.省級籌集500萬元左右資金,開展省級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試點建設,對納入試點的市給予100萬元獎補。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結合產業優勢錯位發展,打造20個數字經濟特色集聚區。(牽頭單位:省大數據局、省財政廳)29.完善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空間載體,支持培育建設一批產業集聚、設施完善、服務專業、特色突出的未來產業加速園區,依法依規給予最高600萬元獎補支持;對加速園區內的優質未來產業項目,通過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按照市場化方式給予支持。(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30.設立山東省新型工業化發展基金,母基金規模50億元,引導市縣基金、金融資本參加,支持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對新認定的省級、國家級和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分檔最高分別給予2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資金獎勵。(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31.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支持培育一批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引導區,依法依規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補,資金統籌用于推進區域內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重點支持建設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和創新載體、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培育數字化轉型人才。(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32.聚焦發展壯大現代海洋漁業、海洋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船舶及海工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及制品、海水綜合利用等優勢特色產業,統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集中打造5個省級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海洋局)33.對轉化創新藥(1類化學藥、1類生物制品和1類中藥)完成Ⅰ、Ⅱ、Ⅲ期臨床試驗的,經評審給予不超過研發投入40%,最高分別為1000萬元、2000萬元、3000萬元資金支持;每個企業每年累計支持額度不超過1億元。對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的醫療器械產品,經評審給予最高200萬元資金支持。(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財政廳)34.積極拓展綠證應用場景,鼓勵企業通過購買省外綠證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費比例;加強綠證與能耗雙控政策的有效銜接,企業購買省外綠證對應的電量,納入所在市可再生能源消費量,不計入當年能耗雙控考核。(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以上34項政策措施,未明確實施起止時限的,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各牽頭單位同步制定落實配套措施,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推動直達基層、直接惠及經營主體,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定期組織開展政策評估,強化一線調研服務,及時解決政策落地中的堵點卡點問題,確保政策全面落地達效,為全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