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解讀《山東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山東省綠色交通運輸發展的指導意見》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
《山東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山東省綠色交通運輸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1月21日正式發布。為正確理解,科學解讀,全面貫徹落實好《意見》,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要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近幾年,山東又被國家納入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節能減排任務更加艱巨。交通運輸部2013年出臺了《加快推進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指導意見》,提出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行業,也是國家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之一,要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交通運輸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加快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交通運輸行業,實現交通運輸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山東是交通大省,截至2014年底,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25.9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108公里,全省沿海港總通過能力達6.3億噸,營運汽車105.8萬輛,水上運力總規模達到1596萬載重噸,且隨著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人民需求不斷提升,我省交通規模仍將繼續增長。發展綠色交通運輸,是加強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按照省政府關于交通運輸工作的安排,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該《意見》,進一步明確綠色交通運輸發展的主要目標,提出具體措施,全面部署工作任務,落實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
《意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全省綠色交通運輸發展作出了全新的定位,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綠色交通運輸體系的宏偉目標。《意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從"生態山東"的戰略高度對未來綠色交通發展的主要任務進行了闡述,提出了一系列促進交通運輸行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既具有原則性和引導性,又具有極強的操作性。《意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省綠色交通運輸建設工作的重要指導性文件,對有效解決我省交通運輸綠色發展問題,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二、《意見》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
《意見》立足科學發展這一主題,提出了發展綠色交通運輸的指導思想,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全面實施山東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部簽訂的《共同推進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會談備忘錄》,堅持節能和減排并重,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為核心,以交通基礎設施低碳化、運輸裝備節能環保化、運輸組織體系高效化、科技創新與信息化、管理能力規范化為主線,以省市聯動和專項行動為主要推進方式,切實將節約能源資源要求融入交通運輸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綠色循環低碳交通省份,為實現全省交通運輸行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為生態山東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意見》提出了發展綠色交通運輸的四個基本原則。一是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堅持政策引導,利用市場機制,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吸引公眾參與,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的良好格局。二是統籌規劃,分級落實。強化頂層設計,做好規劃引領,逐級落實責任。三是調整結構,創新驅動。堅持節約優先,調整優化結構,強化銜接配套,實施創新驅動,集約高效利用,實現永續發展。四是強化考核,健全制度。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和考核評價制度,加強監督檢查。
三、《意見》提出的目標和主要任務
《意見》提出了我省綠色交通運輸建設的遠期目標,既到2020年,山東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更趨完善,運輸服務功能和質量顯著提升,科技進步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資源能源集約節約高效利用,能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單位運輸能源消耗明顯下降,超額完成全國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十三五"規劃目標10%以上。污染排放有效控制,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建成,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
《意見》明確了我省建設綠色交通運輸體系的主要任務:
一是打造低碳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推進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暢通化、網絡化發展,結構不斷優化,布局更加合理,交通供給能力明顯增強;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模式,大力推進交通資源減量化、再利用和循環再生;探索使用可再生能源技術,推動交通能源結構多樣化。
二是推廣綠色交通運輸裝備。優化交通運輸裝備結構,鼓勵發展高檔、環保、高效低耗新能源客運車輛,支持引導城市公交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客車;積極推進LNG加氣站建設。加快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物流企業LNG加氣站建設,盡快形成覆蓋全省的高速公路、物流企業LNG加氣站網絡;加強交通運輸裝備排放控制,嚴格執行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積極做好黃標車淘汰及限行工作,杜絕超標準車輛進入運輸市場
三是提高交通運輸組織效率。優化客運組織體系,推廣先進客運組織方式,落實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政策;加快發展綠色貨運和現代物流,鼓勵企業發展網絡化運輸,提高貨運實載率,提高城市物流配送效率;加大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等新型運輸組織方式推廣力度,提高貨運與物流運行效率和整體效益。
四是強化創新驅動。推進交通運輸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逐步建立完善覆蓋全省的交通公眾出行信息服務體系和物流服務平臺,加快物聯網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推廣應用;加強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加大對節能減排項目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交通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研究,積極推進科技成果市場化、產業化;積極推廣應用節能減排新技術、新產品,引導各單位使用先進節能產品和技術。
五是加強節能減排能力建設。不斷完善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規范標準;建立健全交通運輸碳排放統計與監測考核體系;促進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市場機制運用;做好交通運輸行業公共機構節能。
四、如何保障《意見》的實施
為落實各項任務,切實推進我省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意見》提出了以下四項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省、市兩級政府成立由有關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全省交通運輸各級各部門和交通運輸重點用能企業明確落實責任部門和工作人員。
二是加大政策激勵。加大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投入,積極爭取國家支持,研究制定地方有利于綠色交通發展的財政、稅收、金融政策;充分利用行業政策管理手段和市場機制,逐步形成以財政資金為引導、企業資金為主體、社會資金為補充的良性投入機制。
三是強化頂層設計。發揮規劃對綠色交通的引領作用,組織編制省"十三五"期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發展規劃,與國家規劃、地方規劃統籌協調、相互銜接,形成科學的交通運輸節能減排降碳規劃體系。
四是發揮示范帶動。認真總結我省已有的試點示范先進經驗,深化節能低碳行動,加強宣傳,充分發揮試點示范的帶動作用,使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成為全行業的共同目標和價值取向。
五、當前需做的重點工作
一是擬定《山東省創建綠色交通省實施方案(2015-2018年)》,明確工作思路、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二是協調建立省市共建模式,充分發揮省市兩個層面的資源,實現省市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三是細化分解任務,逐級落實責任,強化考核,保障綠色交通省建設順利推進。
四是組織編制全省"十三五"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規劃,根據"到2020年基本建成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目標,合理確定節能減排降碳指標、任務及保障措施。